七年级下册历史复习资料_历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

更新时间:2021-08-07 来源:教育心得体会 点击:

【www.xushengjz.com--教育心得体会】

  历史复习资料(自己整理)_历史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第 1 讲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西周分封制 (1)内容: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主要封国有:燕、鲁等。诸侯在封 国内有世袭统治权,

  第 1 讲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及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1.西周分封制 (1)内容:周王将子弟和功臣分封于各地做诸侯。主要封国有:燕、鲁等。诸侯在封 国内有世袭统治权,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2)影响:西周分封制在初期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但后来随着实力的变化, 诸侯国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从而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2.西周宗法制 (1)内容: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维护政治联系。 (2)核心特点: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3)影响: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士大夫-士“的等级。在广大的 范围内,对中国社会结构产生了重大影响;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 3.王位世袭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以及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构成了我国早期政治制 度的主要内容。 二、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体现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2.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3.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三、秦的统一 1.时间:公元前 230 年至公元前 221 年。 2.过程:平定六国,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谐音记忆法: “喊赵薇去演戏“) 。 3.秦朝疆域的扩展 北 方 岭 南 西 南 公元前 215 年,派大将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加强北 部边防 公元前 214 年,开凿灵渠,平定岭南。岭南故归入中央王朝管辖 在“西南夷”地区开辟“五尺道” ,并在其中部分地区任命官吏,该地区开始进入中原 统一政治版图 4.意义 (1)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战乱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主义中央 集权的王朝。 (2)有利于人民生活安定,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 (3)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四、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 1.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2)秦统一六国,建立秦朝,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确定郡县制为中央控制地方的 制度。 2.郡县制的建立 内容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区划。 “郡”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 行政、兵事、监察职责。 “县”隶属于郡。设置于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同级地方行政 机构称为“道” 。县级以下有“乡” “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特点 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异在于 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对中央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巩固国家的统一,促进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 都起了重大作用 作用 3.皇帝制度的建立 (1)形成: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采用“皇帝”称号,自称“始皇帝” ,确立了皇帝 至高无上的地位。 (2)特点:皇帝有天下独尊的地位,集行政权、司法权、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国家的 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的意志。 (3)认识:秦始皇确立的“皇帝制度”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在君主体制下,皇权带 有独断性、随意性的特点;历代官僚体制都以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皇权下的 君臣关系,实质上是“主子”和“奴才”的关系。 第 2 讲 君主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及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汉朝州刺史的设置 1.设置:汉武帝时代,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 2.作用:监察地方政治,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二、唐朝三省六部制 1.内容: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中书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2.职能:三省职能有别,各司其职。中书省负责草拟,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 行. 3.发展:唐初,三省的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当时,在门下省还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 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来,凡是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 实际上有所分散。 三、宋朝分割相权的措施 1.宋代设中书省门下 (习称政事堂) 为行政机构, 长官称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 简称 “同 平章事” ,职务相当于宰相。 2.为了分散宰相的权力,曾增设“参知政事” ,作为副宰相。设枢密院,管军事,长官为 枢密使。设三司以总理财政,长官为三司使。 四、元朝行省制度 1.设立: 元代确立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 全国分设十个行中书省。 还有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中书省直辖的“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 四川、青海部分地区。行省以下的行政区划,以此为路、府、州、县。 2.职能 (1)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各行省的重 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 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能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2)为了保证行省官员尽职尽责,中央以监察机构进行监督,同时还采取省官互迁 等形式加以控制。 3.意义:行省的设置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对于加强中央集权,特别是套调整好中 央与地方的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行省制度是对郡县制度的继承和发展, 适应了统一多民族国 家发展的需要。 五、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和地方制度的演变的特点 1.特点 (1)不断加强君主的个人。中央的权力日渐集中于皇帝手中,这一过程充分体 现了君主的本质。在机构分工上既协调又牵制,既提高办公效率又进一步加强君权。 (2)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对地方实行多层次、多渠道的管理。在分权的基 础上,牢牢控制着对地方官吏的任免、监督和考核。 2.趋势: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丞相被废除;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力 不断削弱。 六、明朝内阁制度的确立 0 1.废丞相:明太祖朱元璋里除水相职位,使六都直接隶属于皇帝,大大加强了皇权。丞 相制度被永远库弃。 2.设内阁:明成祖朱棣设立山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内阁起初以 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 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内国是皇帝 为加强面设立的政治机构, 然而它始终没有取得法定的地位, 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 行政机构,其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3.影响:皇帝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 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宦官参政、 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七、清朝军机处 G 1.设立:雍正帝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而设, 2.官员职权:主要官员为军机大臣,由皇帝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主要职责是跪受笔 录、上传下达。 3.特点:机构简单,人员精干,保密性强,办事快捷。 4.影响: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造成皇权高度影胀,标志着君主度发展 到顶峰。 八、明清君主制度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君主制度对于巩周封建统治, 维护国家统一, 促进经济发展加快民族融合起过积 极作用。 2.到 19 世纪,从世界范围来看,主义政治体制暴露出明显的陈腐与落后。中国社 会的保守和停滞与走向资本主义工业化的西方社会形成鲜明对比。 3.明清以来的政治趋势是中央集权逐步加强, 而地方的函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 压抑。君主制度的加强使中同人的发国受到严重阻碍以致无力对抗列强的侵略与压迫。 第 3 讲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的背景 1.国际背量:19 世纪上半期,西方资本主又迅猛发展,急宵并舒更大的商品输息市的料 产地, 2.国内背景:亚洲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种国 成为他们的洋您目标当时的中国国 力渐衰, 内部危机严重。 二、1840 年至 1900 年间西方列强的主要侵华战争 战争名称 鸦片 战争 时间 1840——1842 年 发动国家 英 战争的主要后果及其影响 英国强迫中国签订《南京条约》 ,首 先打开中国的大门, 中国开始沦为半 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期间及战后,英、法攫取了更多 的在华利益, 俄国割占了中国东北和 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 中 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加深 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 封建程度 第二次 鸦片 战争 中法 战争 中日 甲午 战争 八国 联军 侵华 战争 1856——1860 年 英、法 1883——1885 年 法 1894——1895 年 日 1900——1901 年 中国被迫与德国、 奥匈帝国、 比利时、 德、奥、美、法、 西班牙、美国、法国、英国、意大利、 英、意、日、俄 日本、荷兰、俄国 11 国签订《辛丑 条约》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危害 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危害 内容 ︽ 南 京 条 约 ︾ 英国 1840 年发动侵华战争, 1842 年强迫 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 。条约规定:割香 港岛给英国;赔款 2100 万银元;开放广州、 《南京条约》 是中国近代史上签订的第一个 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不平等条约, 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 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 建社会 同英国商定。 此后,列强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 国待遇、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1894 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5 年, 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条约规定: 制辽东半岛(后因俄国等干涉未能得逞)、台湾 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 费白银 2 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 化程度。日本获得了极大利益,勾起了 西方列强对华的更大野心。甲午战后, 列强利用清政府国库空虚,争先恐后地 对中国进行政治贷款和经济投资,疯狂 地在中国设厂开矿、修建铁路,以攫取 利润 ︽ 马 关 条 约 ︾ ︽ 辛 丑 条 约 ︾ 1900 年,英、德等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 争。1901 年,《辛丑条约》签订。 主要内容 有: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 4.5 亿两、 分 39 年还 清,本息共计 9.8 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 “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 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 防的炮台, 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 路沿线要地 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四、列强侵华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列强对中国发动的侵略战争,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 (1)列强无视中国人民的生存权,他们烧杀抢掠使数以百万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他们 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丧心病狂地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2)政治上,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了中国领上、领海和司法等方面的主 权完整。 (3)经济上,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同时通过借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 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 2.中国国门洞开, 一个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五、黄海海战 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海军的一次决战 1.爆发:1894 年 9 月,中国北洋舰队送清军去朝鲜,返航途中遭到悬挂美国国旗的日 本舰队的金表.清军仓促应战。 2.经过:身受重伤仍坐在甲板上激励将士;致远舰中炮后倾手,弹药用尽,管带邓世昌下 令开足马力向日舰“吉野”撞去,不幸被鱼雷击中沉设,全体官兵壮烈有国;等等。 3.结果:在中日双方海军战斗实力敌强我弱的情形下.北洋水师同仇敌忾,虽伤亡惨重, 但北洋水师主力尚存。而李鸿章有意夸大战败程度,命北洋水师避人威海卫军港,使日军取 得了黄海海域的制海权,最后日军从海陆两路夹攻威海卫,北洋舰队全军覆设。 六、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1.背景:1895 年,中国在中日甲午战争中战败,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被迫割让 台湾及澎湖列岛给日本。 2 经过及结果: 参加台湾保卫战的力量主要有两支, 一支是以丘逢甲、 徐穰为首的义军; 另一支是以刘永福为首的黑旗军。最后由于敌我力量悬殊,加上清政府的腐败,台湾全部沦 陷 3.意义:台湾军民坚持斗争了五个月, 打死打伤三万多名日军, 为保卫祖国的领土完整, 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七、卢沟桥事变、南京大、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 1.1931 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不到半年,日军侵占了整个东北。 2.卢沟桥事变:1937 年 7 月 7 日,日军炮击宛平县城和卢沟桥,开始全面侵华。 3 南京大:1937 年 1 月, 上海失守后, 日军进攻南京。 1937 年 12 月, 南京论陷, 日军制造了南京大。 1938 年 5 月, 日军占领徐州。 1938 年 10 月, 广州、 武汉失守 。 中国失去了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大片领土 4.日军的细菌战和毒气战:日军在侵华的过程中,公然违反国际公法,在中国的土地上 研制细菌和化学武器,惨无人道的用活人进行实验,并在 20 个省实施细菌战和毒气战。 八、杭日民族统一战线.原园:日本大举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危机空前产重。 2.过程 (1)1931 年,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中国立即发表宣言,号召中国工农红军和 人民“以民族革命战争,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 (2)1935 年,中国发表“八一宣言” ,号召停止内战, (3)1915 年 12 月,中共中央在陕北瓦窑堡召开会议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 爱国将领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 和平 决, 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和平、 由分裂对時到合作扰日的序幕,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日,日军制造卢沟桥事变,开始全面侵华。1937 年 8 月 13 日,日 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威胁南京! (6)1937 年国民政府发表《自卫抗战声明书》 。1937 年 9 月,中央通讯社公布 了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九、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的主要战役 战场 阶段 战役 淞沪会战 时间 1937 年 8——11 月 淞沪会战期间 (1937 年) 1938 年 1——5 月 意义 打破了日本 3 个月灭亡 中国的计划 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平型 关伏击日军,歼敌千余 人, 取得抗战以来的首次 大捷 在台儿庄消灭日军一万 余人, 取得抗战以来的最 大胜利 第三十三集团军 总司令张自忠壮烈殉国, 中国军队英勇抵抗, 沉重 打击了日军 由彭德怀指挥, 城中的打 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防御 阶段 正面 战场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枣宜会战 相持 阶段 敌后 战场 百团大战 1940 年 5 — —6 月 1940 年下半 年 十、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1.胜利过程 (1)1945 年春,中国在延安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为争取抗日战争的 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和思想基础。 (2)1945 年 7 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促令日本投降。 (3)1945 年 8 月,美国先后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两颗;苏联对日宣战并 出兵中国东北。 (4)1945 年 8 月 9 日,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中国战场举行反攻。 (5)1945 年 8 月 15 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并于 9 月 2 日正式签署投降书。 10 月 25 日,台湾光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终于取得了最后胜利。 2.性质: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3.意义 (1)国内: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第一次取得了完全胜利,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国际: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 争做出了巨大贡献。 第 4 讲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一、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背景 (1)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应运而 生。 (2)1894 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在中国人面前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 的口号。 2.成立 (1)概况:1905 年,兴中会、华兴会等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主要成员与部分留日学 生在日本东京成立中国同盟会。 (2)领导人:推举孙中山为总理 (3)性质: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二、武昌起义的爆发 1.背景 (1)军事准备:同盟会成立后,发动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1911 年 4 月,黄兴领导发 动黄花岗起义,最终因寡不敌众而失败。 (2)有利时机:19111 年 5 月,全国范围内的保路运动兴起,清政府派湖北新军前往 规模最大的四川保路运动,造成武汉地区兵力空虚,湖北革命党人决定趁机发动起义。 (3) 组织力量: 湖北革命团体共进会和文学社坚持在新军和知识分子中发展革命力量。 2.经过 (1)爆发:1911 年 10 月 10 日,湖北新军中的革命党人发动起义。 (2)概况:1911 年 10 月 11 日,起义军攻克总督衙门,占领武昌,成立湖北新军政 府,推举黎元洪为都督,改国号为。 (3)结果:武昌起义爆发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三、的建立 1912 年 1 月 1 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成立。 定都南京,采用五色旗为国旗,改用公历,以为纪年。 四、 《临时约法》 1.颁布:1912 年 3 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临时约法》 2.内容:规定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 构建政治体制。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大总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 统及国务员;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行使行政权,实行责任内阁制;司法权由法院独立行使。 3.意义 (1)

本文来源:http://www.xushengjz.com/xindetihui/117879/

推荐内容

为您推荐

禁酒警示教育心得体会(锦集3篇)

国家对酒的生产和消费等有关行为的约束禁止。它属于酒政的一部分内容。在古今中外的历史上,禁酒政策的出台常与饮酒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及其有悖宗教戒律相关。就中国历史而论,禁酒政策亦可谓源远流长。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禁酒警示教育心得体会(锦集3篇),欢迎品鉴!

2024-04-24 12:19:43   禁酒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这个体会怎么写   禁酒警示教育心得体会警察  

《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心得体会精选四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4-04-24 12:19:08   银行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心得体会   《以案为鉴》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教师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论文精选三篇

创新素养是有着新思维、新能力对过去旧事物所产生出的一种改造升级的修习涵养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是对未来社会青年提出的一种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劳动教育心得体会论文精选三篇,欢迎品鉴!

2024-04-24 12:19:00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论文2000字   劳动教育心得体会论文3000字  

党员廉洁文化教育心得体会(锦集3篇)

 心得体会是一种产生感想之后写下的文字,主要作用是用来记录自己的所思所感,是一种读书和学习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文字。大家跟着讲师依次参观了教育基地的各个展厅。展厅不仅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讲话精神,还有清官廉政的生动故事,包括反腐名言警句和腐败官员的典型案例,充分利用声、光、电等现

2024-04-23 16:21:29   党员廉洁文化教育心得体会范文   党员廉洁文化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  

以案为鉴,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合集四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语言类读书心得同数学札记相近;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以案为鉴,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合集四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2024-04-23 16:20:49   以案为鉴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怎么写   廉洁自律警示教育心得体会2018